? 上一篇下一篇 ?

供水企業(yè)的安全生產管理怎么做

安全生產是供水企業(yè)生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,只有有效落實安全生產,才能保證優(yōu)質供水。其主要就是針對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,運用有效的智慧通過人的努力,進行有關決策、計劃、組織和控制等活動,實現人與設備的和諧,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。本文從人的管理、設備管理、制度化管理幾個層面闡述了安全生產管理心得。


水是生命之源,是維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生存要素。城市供水企業(yè)提供的是第一食品,是民生之所需,和諧之要素,發(fā)展之前提。因此,做好安全生產是供水企業(yè)生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。


安全生產管理,首要因素是管理好人。人的因素管理好了,安全生產就做好了一半。即使現在很多重復性的工作由機器替代,人的管理仍是重中之重,因為我們要求員工能夠親自動手操作,能管理維護好機器設備。其次是設備因素,好的設備是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,基礎打好了,后續(xù)的管理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。最后是制度因素,不論是人還是設備,都需要制度化的管理。而好的管理制度能把事故消弭于無形,壞的管理制度會讓事故叢生。具體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進行管理。

一、讓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


有些人由于自身的原因(身體、習慣、性格、脾氣),是不適合某些存在風險的工作。特別是機修工作,這種經常性帶水帶電作業(yè)的工作一定要非常細心,粗心大意的同志是不適合機修工作的。我司下屬的設備維修中心就發(fā)生過一個典型案例。某次在做接管工作時,有位同志在打開502膠水的時候,由于手上用力較大,且將502膠水開口對準自己,造成膠水一下子濺射到眼睛里,導致該名員工住院幾個月。雖然事故的起因很小,但是后果卻很嚴重。還有一些員工身體健康存在問題,如高血壓、腰肌勞損等,就不宜安排重體力工作。在用人方面企業(yè)應形成一套人員崗位變動機制,靈活調整,做到既保證生產安全,又保證生產效率。


二、注重員工安全意識和業(yè)務培養(yǎng)


人非生而知之,任何人剛參加工作或換新的崗位,所面對的都是從未了解過的事務。因此管理者有義務做好安全培訓。


1.建立三級培訓制度


分別為公司本部培訓、廠部培訓、班組培訓。這個制度運行效果良好,要不斷堅持并完善該項制度。除了公司內部的培訓外,應當創(chuàng)造機會鼓勵員工參與外界的各類培訓,如高級電工、維修鉗工焊工的培訓等,或者采用請專家進來集中授課學習的方式,提高自身處理問題的能力。員工的業(yè)務能力越強,生產風險就越小。如加壓水泵的維修,L水廠以前用塞尺來調整同心度和同軸度,員工不會用百分表,后來請設備維修中心的人員來指導,維修能力立竿見影地提高一檔,水泵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、噪聲也下降,設備得到更好的保障,員工也同時熟練掌握調整同心度和同軸度能力。再比如有關儀表及自動化,主動請外部自動化公司專業(yè)人員來指導培訓,逐步做到自己發(fā)現問題,解決問題,提高水廠自動化自主管理水平。


2.規(guī)范操作


實行員工作業(yè)標準化是另外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?,F階段正在組織編制的《作業(yè)指導書》和《操作手冊》從不同角度對員工的操作予以規(guī)范,并且以圖表方式清楚標明了工藝設備儀表的部位名稱,能避免一些操作上的事故。另可以考慮編制一本《水廠安全手冊》,將涉及安全的問題、識別、解決方法統(tǒng)一系統(tǒng)性收納,作為三級教育的教材讓每一位員工都學習。例如H水廠反沖洗泵房恒壓泵管道爆裂事件,凈化工人在進行恒壓泵切換時,沒有嚴格執(zhí)行操作規(guī)程,關閉恒壓泵出水閥門后忘了停機就離開,留下水泵長期處于運行狀態(tài),泵出口水流由于長期攪動發(fā)熱造成出口PVC管道融化爆裂,差點造成泵房進水事故,后果不堪設想。如果這名員工能嚴格按照操作規(guī)程,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(fā)生。


3.定期組織安全演練


演練應當真實有效,不可以走過場,要求對每次演習內容做好影像記錄,并自我評價。演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為難員工,而是為了避免事故發(fā)生時候由于心里緊張,發(fā)揮失常。對于沒有實際操作的現場,可利用泵房廢舊設備或自制模型用于模擬訓練。這樣員工能感受到實際操作的難度與緊迫感,從而達到實際動手的目的。舉個例子,2015年L廠在進行泵房倒閘操作演習時,由于以往從來沒有實際動手操作過,只是在電力圖上示意操作順序,有幾位員工操作時,嚇出一身的汗,甚至有被合閘聲音嚇得坐在地上去的。這樣的能力一旦面對跳閘斷電等事故時,是無法做到事故應急處置的。圖1為H水廠泵房演練示意圖。


此外,當發(fā)生一些特殊的安全事故時,應當在掌握安全準則的前提下,靈活應用其他方法或工具來解決事故,不可僵化于培訓內容。比如,2016年3月,G水廠發(fā)生漏氯事件,泄漏點在氯瓶環(huán)形焊縫處。此次的泄漏點比較特殊,并不是常見的閥門、銅管、真空閥等處。無法按照以往培訓演練的內容予以處理。當時現場隨著事故的進一步發(fā)展,出現液氯噴出并伴有結霜現象,面對這種嚴峻情況,廠部技術人員急中生智,利用防腐橡膠片和棘輪拉緊器組合將泄漏點堵住,減少氯氣泄漏量,控制好事態(tài)發(fā)展。這類處置一定要以本廠的員工為主,如靠外部的力量在等待的時間里,極有可能造成事故的擴大化,引發(fā)不良后果。圖2為氯瓶漏點示意圖。


三、完善設備的電子化、自動化、機械化


雖然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要素,但是人的穩(wěn)定性是不如機械的。而且完善的自動化、機械化既可以減少人力的投人,也可以減少每個人的勞動量,避免出現一忙就亂,一忙就忘的情況發(fā)生。例如氯氣自動切換裝置,漏氯報警,自動關閉閥門、自動噴淋吸收等都必須配置完善。


要利用好電子化、自動化、

機械化的設備,平時就應當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(yǎng)與更新換代工作。好的設備是安全的物質基礎,對在使用期限內的設備,應當做好維護與保養(yǎng)。對超期服役或有重大隱患無法修復的設備,不應存有僥幸心理,應當適時予以更新換代。舉例分析,水廠工藝節(jié)點上大口徑閥門長時間不動,清水池進出水閥門只是在清水池清洗時才全關全開操作,長時間的通水會導致閥門內部結構長瘤,閥板容易卡住或關不緊,建議在制定水廠設備年檢計劃時凡是不影響生產的閥門,都必須全開全關一次,確保大口徑閥門的可靠運行。再舉個例子,J水廠泵房由于1臺90KW電機出現故障需返廠進行維修,在吊裝過程中,由于使用鐵線進行吊裝出現斷裂,電機脫落砸壞水泵出水口需拆除水泵進行更換。第二天水泵拆除前需關閉出水閥門,出水閥門有手動蝶閥和電動蝶閥,中間有一臺伸縮節(jié)(非傳力),施工前水廠維修人員只關閉電動蝶閥而未關閉手動蝶閥,當水泵吊起后由于出水管道失去軸向支撐,在水壓作用下出現伸縮節(jié)脫落,壓力水涌人泵房造成泵房機組及控制柜淹沒進水。這個例子就很好地體現了設備維護保養(yǎng)與更換的重要性,如果及早發(fā)現吊裝的鐵線有問題及早更換,就沒有后續(xù)愈演愈大的事故發(fā)生。


四、巡視制度的落實與完善


縱觀各個水廠歷年來發(fā)生的安全生產事故,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巡視予以及時發(fā)現與解決?,F有巡視制度的落實主要依賴于員工的自覺與廠部管理人員的巡視,部分廠所利用指紋打卡系統(tǒng)做到了加氯間的定時巡視,可以借鑒保安夜間巡更制度,建立相應的生產系統(tǒng)巡視制度。


五、完善考核機制


沒有考核,制度就是空談。對安全問題有獎有罰,弘揚安全意識,當出現問題時,也不能簡單地進行處罰,應當對問題進一步分析,分析每一次事故的發(fā)生過程,以前有沒有發(fā)生過,有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,為什么沒有落實到位,監(jiān)管人員有沒有盡到責任,能不能做得更好等等。對于分析后的結果還應當匯總成冊,用于完善操作規(guī)程或安全教育手冊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制度,防止下次再發(fā)生事故。


六、結論


綜上所述,安全生產是供水企業(yè)的一件大事,企業(yè)應當把安全管理任務層層分解,責任層層落實,不能將安全生產限于一個人或幾個人身上,只有發(fā)動每個人的安全意識,才能及時發(fā)現問題,解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