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訓機構、培訓管理、培訓教學、培訓師資、培訓考核、培訓發(fā)證是安全生產培訓的6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我局在安全生產培訓中嚴把 “六關”,努力理順培訓體制,狠抓培訓質量,取得了一定的成績。
一、嚴把培訓機構入口關
培訓機構是培訓的承載體,培訓機構的優(yōu)劣直接關系到培訓的質量,因此,我們始終把培訓機構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抓實抓好。一是從嚴把關,建立全省統(tǒng)一的安全生產培訓體系。按照國家局 《煤礦安全培訓機構及教師資格認證辦法》的精神,在調查研究、摸清全省煤礦從業(yè)人員底數(shù)的基礎上,對全省煤礦安全培訓機構進行了規(guī)劃,本著堅持標準、嚴格評估、實事求是、統(tǒng)籌兼顧的原則,組織對申報國家三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的24個培訓單位和申報國家四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的25個培訓單位進行了評估,并且分批進行了公布,加上國家局已認證的3個二級培訓機構,作為 “六大支撐體系”之一的全省煤礦安全培訓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。按照國家局的要求,我們制定了 《河南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資格認定與管理辦法》,組織了非煤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的申報工作,目前,三、四級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的評估正在進行。評估中我們始終把堅持標準放在首位,從評估過程的標準化和程序化上嚴格把關,細化評估標準,明確評估責任。評估團下設兩個組,每組不少于3人,對照標準打分后逐一簽字,匯總后統(tǒng)一反饋意見,培訓機構向省局報送整改方案,完善后,再向社會公布,保證了評估驗收工作在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、透明的情況下進行。二是加強對培訓機構的日常指導和監(jiān)督。一種手段是利用培訓機構資格證書年審和到期換證,評估其培訓質量 ;另一種手段是對培訓機構進行不定時檢查和抽查,督促其提高培訓質量。三是向培訓機構不斷灌輸市場經濟的思想,促使其樹立市場競爭意識,創(chuàng)立培訓品牌,通過市場實現(xiàn)安全培訓資源的優(yōu)化配置。
二、嚴把培訓人員管理關
只有嚴格培訓管理,才能體現(xiàn)依法培訓的強制性、嚴肅性。我們先后制定了 “六個辦法”,即: 《河南省煤礦安全培訓管理暫行辦法》、 《河南省特種作業(yè)人員培訓工作暫行規(guī)定》、 《煤礦安全培訓機構年審辦法》、 《煤礦安全資格證書年審辦法》、 《河南省特種作業(yè)人員培訓考核辦法》、 《河南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資格認定與管理辦法》,用制度規(guī)范培訓工作,用制度約束培訓行為。與此同時,我們注重在 “三個嚴格管理”上下功夫,一是嚴格學員的入學資格審查管理。煤礦礦長培訓報到時必須提供 “五證”,即: 原 《礦長資格證書》、 《采礦許可證》、 《生產許可證》、 《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》和個人身份證,五證相符,才能報到,杜絕冒名頂替現(xiàn)象。二是嚴格學員學籍管理。遲到、曠課、請假累計3天的予以除名并重新接受培訓。在焦作工學院2001年第三期煤礦礦長培訓班的一次點名時,發(fā)現(xiàn)一地方國有煤礦礦長中途頂替,立即宣布予以除名。三是嚴格學員的日常管理。班主任堅持每日上課前、上課中、下課前三點名。課余時間安排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。晚上學員宿舍設專人值班,23時關閉大門。多數(shù)培訓機構位于城市的鬧市區(qū),自由慣了的個體企業(yè)主,開始很不習慣,后來逐漸接受了這種封閉式的管理。嚴格的管理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一些原來有抵觸情緒的個別管理部門,變?yōu)榉e極主動地向省局爭取更多的培訓名額。
三、嚴把培訓教學關
教學是培訓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為提高培訓質量,我們在以下6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。
1. 不斷優(yōu)化培訓內容,使其能更切合實際
2001年剛開始進行鄉(xiāng)鎮(zhèn)煤礦礦長培訓時,培訓機構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實施教學,完成了教學任務,但在結業(yè)召
開的座談會上,礦長們提出了尖銳的意見,反映安排的課程和礦上的實際結合不起來。個別煤礦礦長還說 :你們講礦上發(fā)生了重大事故后,怎樣救護,光講這有啥用,要講就多講一些怎樣預防的內容,避免出事故。此后,我們及時調整了課程。針對鄉(xiāng)鎮(zhèn)煤礦機械化程度低,巷道支護條件差,容易發(fā)生冒頂事故和爆破事故的實際情況,加大了頂板事故防治課和爆破課的比重。
2. 注意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
焦作工學院在新版煤礦安全規(guī)程及安全資格培訓中,每期都要組織有學員、教師、專家參加的研討會,討論煤礦存在的技術難題并請專家給予指導,收到了較好的效果。平煤集團公司安全培訓中心在鄉(xiāng)鎮(zhèn)煤礦礦長安全資格培訓中,要求礦長帶著采掘工程圖、通風系統(tǒng)圖、避災路線圖學習,在教師和專家的指導下,由其根據(jù)所學知識,分析礦井存在的安全隱患,制定出解決方案并寫出一篇論文,教師定期到煤礦回訪。這種培訓與實用相結合、按需施教、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、寓服務于培訓中的培訓方法深受學員們的稱贊。